close

透過鏡頭,為了名字的更動,城市中人們的衝突、對立,穿透了空間被各地的人看見。
改動了中正紀念堂的名字對自由廣場上的人群而言有意義?我想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甚了解吧!
尤其是在這個政治蠱惑了人心、操弄著恐懼、挑動人群對立的年代,與政治沾上邊的議題總是容易使人喪失理智,少數的狂熱份子走上街頭互相叫囂,好像國家興亡全在此刻了。
但一段時間過去了,一切又歸於平淡,人們的目光又轉移至另一個新起的焦點,更名這件事就逝去在人們的短期記憶中了。

記憶啊!一個地標除了名字,人們還是有其他記憶的方式啊!
每個生命的過程中,與一個地方產生了關聯,可能只是短暫的瞬間,但產生感情的剎那已是記憶中的永恆了。
就算是個不知名的小鎮也是會烙印在人心的不是嗎?會因為名字的更改而使得記憶中的建築物崩毀嗎?
我想能在生命中留下痕跡,絕不會只是單純的建築物與景觀。是一份自身與地方的情感,使得這個地點成了一個深刻的記憶。
也許是某次全家出遊一同享天倫之樂來到這裡,也許是情侶們手牽著手漫步在空曠的廣場上。
留在記憶中的是無法被名字框架的人的情感。

從相反的角度想,正因為地名盛載了人的記憶、人的情感,一旦被加以更動而生反彈的聲浪是相當自然的事,我想是任何人都不願被他人改動記憶中那份情感吧!掌權者認為可以透過政治力量藉由更名來磨滅人的記憶,只是太多的例子擺著我們眼前,有多少更動過後的名字又再次更改了回來,譬如聖彼得堡改為列寧格勒後又再次改回聖彼得堡。
在世間,真正能夠讓一份記憶死去的力量應當只有時間吧!每個人因自身的情感與地點產生一份自己獨有的連結,要使舊的名字死去,也得等到所有知道舊名的人都死去,讓改動過後的名字與新的人產生新的連結而取而代之,只是那需要多漫長的一段時間啊!

名字之所以有意義,也是其他人對這名字有了記憶!若一個人被他人強硬更改了姓名會是惱怒?或者就欣然接受?
當同時擁有兩個名字時,哪一個才代表著是真實?
我想這也不是自身能夠決定的事情吧!
名字不過為了讓他人識別,當自身記憶中的名字與他人所認知的產生了差異,對於自我的認同就產生了疑慮。
可能未來的某一天,承受不了兩種名字帶來的矛盾,中正紀念堂就碎裂、崩毀了。

一座建築物無關乎真實存在與否,虛擬的建築物也能夠長留於人的記憶當中吧!
許多文學作品中,作者架構出的虛幻建築不也都聳立在人們記憶當中啊!
譬如《魔戒》當中白色王城剛鐸,被喚作什麼名字都好,它已經牢牢的建在我記憶世界中了。
真實世界中的建築也如此吧!只要仍然有人記得的一天,哪怕已經崩壞了、毀損了全數消失於這個世界當中,仍然存在於記憶世界當中!
名字的更動又何妨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hyalong 的頭像
    ohyalong

    三十六歲的眼睛,十九歲的夢

    ohy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