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致上現在接近午夜兩點,身體扭曲成一種不合乎日出而作,日落則息的節奏。
懷念手指擺在自己筆電鍵盤上頭的觸感,懷念起認真思考許多無聊問題的大半夜。
其實,真得不太曉得使用「懷念」作為一個連接過去的動詞是否恰當呢?
有點懷疑自己,一直以來在網誌書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目的是什麼?
要寫給自己看的話,其實打在word或是google doc上也可以,是不是期待暴露出自己?
又或者是藉由這樣子的方式澄清自己心底模糊的許多部分,正面迎上?
往往下標題那一瞬間想要表達的意念,到最後一行時已經消失不見。

厭倦也十分厭惡目前軟弱的自己,相當明顯地逃避許多事情,尤其是重要的事情。
心底卻比誰都清楚,最迫切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卻軟弱地沒有勇氣面對。

幾個小時前拎女孩問了我兩次:「寄信給老師了嗎?」
還沒有。

從四月二十九到今天,整整過了兩個月,我還在忖度怎麼面對從大學教導我至今的恩師
不斷地想,不斷地告訴自己該怎麼做,不斷地沒有去做
正如同心底知道的許多重要事情,像是喝水、跑步、仰臥起坐、游泳,三餐健康。

雖然並沒有什麼,但是心中卻十分在意一件事情
兩個昔日同屆的大學同學,今年一位考上政大台文所、另一位考上政大中文所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心中當然還是會跟自己說,清大很棒,我也很喜歡清大
如果當年選擇應考的學校不是成大而是政大的話,自己還有機會念研究所嗎?

當然這種假設性的問題並沒有太多意義,只是自己現在邁入碩四,距離畢業還......
自己該怎麼看待自己?我很想要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被學生身分保護得過於周到,其實忽略了很多應盡的本分,像是努力念書,做學術研究
這麼說或許很可笑,但是入學時誰不是對自己有相當的期許?
那麼這中間荒廢掉的兩年半(從入學日起算到口考結束後)這段時間自己都在幹些什麼啊?
沒有記錄,沒有記憶,沒有任何累積(就連以往會留下的課程資料也都丟棄)

我想是太久太久沒有好好跟自己說話了,以至於不知不覺就迷失了
這樣子的說法為自己解套當然是很輕易,但是總必須找到一個可以理解的理由吧!
生活亂七八糟,桌子亂七八糟,書堆得到處都是,當然連思緒也亂七八糟
怎麼從中尋找「勇氣」?

《一萬小時的神奇威力》當中提到有這種類型的人:
「抱持定型心態的人不會承認或改正自己的缺陷。」
「希望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害怕失敗,討厭苦練。」
讀到這兩句話的時候,我才比較明白老師所問的我是不是有自閉症?
長久以來,過於自我封閉,限制於書本跟網路,極少深入地與人交往和接觸
想起因為哥哥的緣故買了《初心》,意外地從這位廚師的傳記中觸類旁通許多道理
其中相當喜歡一句話:「不要有抹煞別人成就的驕傲心態,別流露出對別人的輕視,那會使自己顯得相當膚淺。」

長久以來,自己心中一直抱持著一種菁英的內裡,認為自己相當厲害而輕視他人,這樣的自己相當膚淺。
討厭被比下去,討厭輸,討厭自己很弱小沒有用,久而久之成了空虛的胖子,外表擁腫內在卻是草包。
一直太過習慣被恭維,卻沒有好好看清自己,直到在大師的面前,才徹底被打回原形。

覺得自己好軟弱,很想逃避不要去面對痛苦、困窘的局面
看著同伴一步一步前進,踏實地走著,自己卻陷在這裡,給自己好多好多藉口,卻都不動
寫論文的過程中,很誠實地挖掘出真正的自己,一直以來的弱點與性格上的缺陷
瞞不住別人的。

仔細想想,自己之所以感到害怕,其中一點是恐懼被發現原來我並沒有什麼
另一點是害怕就此失去從大學以來和老師之間的聯繫,既怕又恐懼。
羞愧於自己的不努力和不成才。


記下這些,希望一年後的我回過來看,會發現自己跨越過了這一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hyalong 的頭像
    ohyalong

    三十六歲的眼睛,十九歲的夢

    ohy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