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臉書上頭的速寫留言,稍微喚醒自己當日的印象
必須說,隨著與動漫分離這幾年來,國際書展越來越萎縮
世貿一館幾乎四分之一的場地空曠一片
比起過往的盛況,攤位也越來越少
認真想一想,就算打的折扣多,也僅限單一出版社
除非是大集團可以通算打折,不然對讀者而言,加上門票價格
還不如上網買書。
閒逛了一上午,另外想到一件事情在於
到底是誰下了18歲以下可以免費入場的決策!
這一點跟國家圖書館開放給高中生一樣
立意良好,但是實際情況呢?
滿場亂跑動的小朋友們,失去控制,來的目的為何?
蓋亞、春天等輕小說出版社......
題外話,首先我肯定也有到國圖認真進行研究讀論文的高中生
但是絕對不只一次遇到更多在國圖內上臉書、看YOUTUBE的高中生
或許不應該以世代區分,很多中老年人也是如此
但到底國家圖書館,是有很缺乏讀者嗎?還是經費太多呢
經費太多怎麼不多買點書,或是降低紙本影印的費用!
一間國家級的圖書館藏書量遠不及台灣大學跟政治大學
只覺得作為民間研究者,真的蠻可憐。
歷年來逛書展的心得就是鎖定好一間出版社
列好書單,才有賺到折扣的可能
今年給自己的計畫是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
一共入手了《萊辛頓的幽靈》、《開往中國的慢船》、《東京奇談集》、《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距離村上短篇小說集完全收藏只剩兩本!
另外為了湊五本折扣,多挑了封面跟題材都吸引我的《一千種呱呱聲》
聽完本日唯一期待的一場演講,親眼看到少年台灣史的作者周婉窈與百年追求的作者之一,陳翠蓮
仰望這些學者為了台灣歷史普及盡的努力,心中滿是感動,學者必須把自己的知識擴散出去
才算是對社會有所貢獻吧!
離開了世貿一館在台灣驕傲的地標101大樓底下聽中國各省觀光客的口音聊天
吃著國際化的麥當勞,讀剛入手的日本作家短篇小說集
走走晃晃看各種政治異議主張者的標語:法輪功、愛國同心會的攻訐,台獨就是狗的宣言
我只覺得如果中國這麼美好,為什麼選擇在言論自由的台灣宣傳呢?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更激進點說,若是以中國方式處置這些異議份子恐怕這些人還無法接受吧!
越想越覺得台灣缺乏族群平等法或是立法杜絕仇恨、歧視言論罪,才是造成社會動亂的因素之一
晚上最後一場後門咖啡的文化撿角:分辨「抄襲」、「模仿」、「致敬」、「套公式」
總算問到了一個心中一直很想知道的問題
具體來說,文學出道的新人小說家得獎之前寫過多少篇,至少我相信數量可以具體回答
朱宥勳的回答大概是習作跟得獎比例是4、5比1,我粗略算一算大概是一年16-20篇的數量
這很顯著,姑且不論內容的質,光是自己書寫的量還是太少了。
- Feb 12 Thu 2015 23:41
[補]2015國際書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