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的計畫是透過每天半小時,給自己重新培養固定寫作的習慣。
GOOGLE日曆排定好每日寫作排程,因為洗澡、吃宵夜延宕了半小時
都晚上十一點,算了吧!心中的惡魔嚷嚷著放棄吧,去床上躺著吧
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深深覺得自己的寫作能力跟閱讀能力都大幅下滑
明明還是有固定在看書啊?是不是腦子變得越來越不好使了呢?
星期六早起讀了葛瑞琴・魯賓《烏托邦的日常》
過去的兩本書我都非常喜愛,已經成為看到名字不會懷疑立刻買下的作者
讀了五六章,一直想到《最有生產力的一年》當中也反覆提到「冥想」
對自己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保有意識,不走神
相當困難啊!
週六晚間好多藝文講座,在吃完老爹的神秘愛店滷肉飯跟麻油豬肝湯後
來到熟悉的閱樂,十分期待晚間《謎樣場景》的講座
果然當代小說界的巨星,駱以軍、成英姝一張口就是華麗的篇章
高端的小說認識論,分別闡述台北這個城市如何造就一種奇特的縐摺空間
當駱以軍談到少女學不免想到《女兒》;成英姝說到宅男的天空諷刺的是她可寫過《人類不宜飛行》
一種自己不在那個圈圈裡面好久的感覺,如此熟悉,關於小說知識、哲學的辯證
那些關於脫離現實生活,北方人會覺得有病啊、真逗啊的感性的氾濫、自我戲劇化、多愁善感的虛構思維世界
但成英姝一個漂亮的轉折,又更跨進更前端的理解,難怪顏忠賢跟駱以軍還只能說是守成
過去的台灣現代小說光景,似乎暫時停滯,我也不明白為什麼
藝術的追求與故事性兩者的糾纏,在以短篇作為篩選門檻的台灣,似乎很容易流於保守
大膽的、前衛的思想或技術的挑戰、實踐本來可能是年輕創作者不畏虎的本色
卻因為爭逐獎項、名聲或者被看見的巨大誘惑,妥協
「當然需要有所追求,但也別將別人置於自己之上。」
整場講座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成英姝這麼短暫飄忽的一句
追悔又或者是一種知識的飢渴
因為咖啡因作祟失眠的夜晚,一筆一筆資料性地記下堆疊在床頭、書櫃、書桌上、夾層中
各式各樣的書籍,分類,將自己朦朧不清的渴望照破
進入出版業將近一年,操練一些時間後,根本能力還是在對書的理解
不能單純只有個人的愛好(即使這點十分重要)更要在乎讀者的渴求
能拋擲出什麼知識?能給予什麼智性上的收穫?
想著睡著了作夢,週日午間太陽曬得好暖
去茶館喝茶,讀了《皇家賓館》第一篇,真好
好久沒有讀小說了,縱使心裡有宏大的企圖,內心卻隱隱約約在逃避
看著自己書籍的分類建檔,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集是累積最多沒讀完、甚至沒打開的一項
或許自己始終在抗拒著,一種對年幼的自己許下過於飄渺的志向
當完成的成果總是不如預期,那個過程非親身經歷過,難以感受
孤獨的狀態,挫折、失敗、被天才嘲弄、被年紀擊敗、種種理由
停滯擱下曾奮力流洩的想法,當手指放在鍵盤上,寧可練習英文輸入的速度
連笑一笑自己草稿未完成的進度都懶。
一篇一篇讀著
或許是時候,下個月買下思慕許久的軟體
因為有日曆,所以才繼續待在PIXNET
當MEDIUM清爽簡潔的介面吸引真正長篇寫作者轉移陣地後
這裡會變成什麼模樣呢?
設定的半小時提醒響起
拉拉雜雜自由書寫奔流而出後
發現自己還是蠻多話
可能小學五年級那個上課愛講話的小朋友
一直還住在自己身體內也說不定(吧)
- Feb 19 Sun 2017 23:01
半小時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