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UsfU6PGp0

聖誕節前夕,腦海中不斷地浮現這旋律,大概是深埋在耳中的回憶。

其實已經非常習慣使用臉書的日子,便利、快速、回饋即時。

這種時刻彷彿印證了麥克魯漢說的:「當媒介改變,人認識世界的思維也跟著改變。」

世界,也變成了一種全新的模樣。 我偶爾會想起,十年之前。 高中從補習班回家後,翻開黑色書包拿出幾張凹折得有些破爛的紙 可能是數學小考考卷,可能是英文單字測驗的背面。 用鉛筆草草記下今天一日的心情,或是白痴想法的抒發,沒有規則語法限制 純黑的背景,小心地選擇配樂,等待被朋友看見。 是一種速度不那麼快,可能隔個一兩天才會發現、被發現,時間延宕的恍惚差距 在文章底下留言問候,或是見面時想著這個人昨天寫過什麼,共有秘密的默契。 很長一段時間,不主動與人快速變熟的自己,一直透過這種方式去認識朋友。

啊!原來B的文字那麼好,可惜跑去念資工寫程式了 C的文字乾淨冷冽,精準充滿秩序,早在當時就彰顯大家風範 D一直都很好笑,充滿小朋友的蠢事和校園裡的笑鬧 S多半會出現日文歌詞?老是喜歡隱藏自己的動向、潛水關注大家 現在總覺得熟悉,透過文字直接穿透到朋友的性格核心 即便後來分開求學、交集日少,年歲增長,但那些部分 未曾因時間挪動許多。 自己或許也是,仔細想想會變成今天的模樣,追想所謂「初心」 起點不也就是從所有無意識太過雜亂的日子拼湊一篇、兩篇流年往事。

一路從明日への扉、卮言春天,破碎秋千、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到奇異的玉山蒼蒼兮淡水湯湯。 眼睛一歲一歲加上去 竟然就過了十年 而陪伴自己好長一段日子的虛擬空間 終結、灰飛湮滅 只留下一點時光縫隙中卡住的渣子以供悼念。

我很感謝十七歲、十八歲、十九歲、二十歲、二十一歲......的自己。 不禁想跟風一下臉書最近出現的活動:「向10年前的自己說他不會相信的事」 欸,2300090,無名消失好多年了! 真的,我可以想像得到十年前的自己不會相信,還會很焦慮 那要怎麼知道朋友們最近過得怎麼樣? 那要怎麼知道朋友心中想些什麼喜怒哀愁? 那我難過的時候要去哪裡躲起來,只讓好朋友來找? 還有還有,要好好保留手邊國文老師送的《追風箏的孩子》 你會一直相信故事的美好,讀小說的感動,友誼的綿長 未來,你也會成為將這些散佈出去的一份子 這都是因為歷經時間,自己內在也未曾動搖! 啊!在臉書上頭寫著無名小站終止服務三年的感傷 真是充滿恍恍惚惚的錯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yal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